|
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方法及法院审理的条件现在的人们一般在工作前都会签订劳动合同,这对合同双方都是一个约束,并且能在发生纠纷时有理可依。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合同纠纷解决起来都十分简单,遇到十分麻烦的纠纷可以咨询石家庄合同律师。下面为大家介绍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方法及法院审理的条件。 一、如何处理劳动合同纠纷? 1、和解 调解是指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 2、企业调解 合同当事人协商不一致的,可以请求有关机构调解。例如,如果一方或双方都是国有企业,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调解。上级机关应当区分对与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不是行政干预。 当事人也可以请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和法院调解。 3、劳动仲裁 仲裁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仲裁条款或者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仲裁具有以下特点: (1)提交仲裁是根据双方的意愿而定的。 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是否应当提交仲裁,应当交由谁仲裁,仲裁庭成员的组成方式,仲裁应当适用哪些程序规则,都是双方根据当事人的意愿协商确定的。 (2)仲裁是中立的第三方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 这种中立的第三方不是法院,而是一个具体的仲裁机构。每个仲裁机构一般都提供一份各专业的仲裁员名册,供当事人选择仲裁员。这些仲裁员是各行各业的专家,确保了仲裁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3)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石家庄合同律师表示,仲裁机构虽然是民间组织,但仲裁机构根据争议双方签订的仲裁协议作出的裁决,对双方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有权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仲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仲裁程序上的要求不如诉讼严格,许多环节都可以简化。仲裁采用一裁终局制度,与诉讼不同,有利于当事人之间纠纷的快速解决。程序的简化和裁决的快速性大大降低了纠纷解决的成本。 (5)保密性。 仲裁一般采取不公开审理的原则,各国有关仲裁法和仲裁规则规定了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保密义务,因此,由于仲裁活动,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贸易活动不会被披露,仲裁显示出很强的保密性。 4、法院诉讼 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未达成仲裁协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法院进行司法解决。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有些合同也具有自愿的特点。例如,涉外合同纠纷可以参照国外法律而不是中国的相关合同法来解决。 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条件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1)起诉人必须是劳资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因故不能亲自起诉的,可以直接委托代理人起诉,其他当事人无权擅自起诉。 (2)必须是反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并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仲裁委员会不得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 (4)起诉时间必须在劳动法规定的期限内,否则不予受理。 (5)必须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一般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调解协议达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文章分类:
合同纠纷
|